夏青峰: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把握平衡,学校教改的底层逻辑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
把握平衡,学校教改的底层逻辑
原创|夏青峰
北京中学校长,特级校长
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夏青峰 博士
大家都在思考与探索教育教学的改革,都希望教改成功。其实,教改万一失败了,对学校整体发展的负面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是它可能对某些具体孩子的负面影响却是深远的,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面对具体的孩子,学校的改革不能想当然,不能“拍脑袋”,一定要遵循规律,持中守正。在推进学校教改的过程中,始终要将“把握平衡”作为自己思考与探索的底层逻辑。
用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
未来已来,我们在探讨未来教育时,各种概念层出不穷,很多都是靠推理和想象出来的,其中不乏积极合理的成分。我们必须要改革现在来应对未来的变化,但是推理和想象也有风险,未来真的就是那个样子吗?在思考变化的时候,我们可能更多的需要思考到底什么是不变的,只有抓住了不变,抓住了那些确定性的事物,我们才能应对那些不确定性的事物。当孩子即将要出发去那没有去过的远方,作为师长的我们,作为父母的我们,到底要在孩子的行囊中装些什么?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路上,他们究竟会遇到什么,所以我们只能装一些“关键性工具”,提升他们“以一当十”、“以不变应万变”、不断迁移和转化的能力,我们要用确定性应对那些不确定性。
同样,面对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不断思考“互联网+教育”该如何推进。但是,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谁是目的,谁是手段,不能将目的与手段颠倒。要更多地思考教育如何去运用技术,而不是总让教育跟着技术跑。教育最终要解决人的问题,而技术是帮助教育更好的去服务人。我们要抓住“道”,而不能仅仅是在“器”上做文章。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
“办成什么样的学校,不是目的;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是根本。”
我们一定要防止为了办一所名校,而把教师、学生当成了工具、手段。我们美其名曰是为了学生,但实际上是为了学校,是为了其他的偏离初心的东西。
北京中学在努力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积极思考究竟培养孩子们哪些确定性的素质?我们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培养目标,“一体”就是健康人格,就是孩子们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两翼”分别是指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在健康人格的基础上,让他具有爱国的情怀,让他具有创新的精神,具备了这三点,可能会让他拥有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能力。转换成学生的语言,就是成为一个有根的人、自主发展的人和能创造的人。
改革供给侧,激活需求侧
在学科教学的领域,我们到底是应该聚焦于课程教材的改革,还是应该聚焦于学生主体的改革?二者还是需要把握平衡。我们要处理好课程、教师、学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往是专家编订好课程教材,再培训教师,然后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学生作为一个消费者对课程这个消费品之间的联结是很弱的。因此,我们要改革的是什么?就想把这个联结加粗,把它变的更加直接。
教师做什么呢?教师不能仅仅只是一个中介的作用,教师指向的方向发生了变化,首先要作用于课程,我们称为改革供给侧,其次要作用于学生,我们称之为激活需求侧,两个方面都要发生作用。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改革供给侧,在这课程方面下功夫,教师需要增强课程意识,将国家编订的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我们需要激活需求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与活力。就像吃饭一样,第一是想着如何把饭菜做的更加有营养、更加好吃,第二是想着怎么激发学生的饥饿感,让他特别想去吃。
在北京中学,我们是通过重构学科课程,来改革供给侧;通过变革学习方式,来激活需求侧。
在重构学科课程方面,主要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从问题导向说,我们认为现在有不充分、不平衡、不精准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系统的思维,然后建立学科的课程群。对模糊的、整体的,进行分解分类,形成不同的要素,建立不同的结构,横向上如何拓展,纵向上如何贯通。老师教这门学科时,他可以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整体的学科结构,这样教学就会更加精细和到位。
在激活需求侧方面,也是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我们认为现在教学中存在最大的两个问题,第一是被动等待,课堂教学先天缺陷是很难因材施教,如何解决大多数的学生都在被动等待的问题?不仅仅是成绩差的同学在等待,成绩好的同学也在不断等待着,浪费了太多时间。第二就是低阶思维,要在解放和促进这两点上达成一个平衡,如何解放,如何提升。在北京中学,我们探索出了个性化的学习、联系性的学习和体验性的学习三种教学的方式。
在个性化学习中,我们探索走班制,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在实施分层走班、分类走班。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摸索了一个以学生学习方式的偏好不同进行走班。其实孩子真的不一样,有些人就喜欢听老师讲,有些人就不想听老师讲,有些人一讨论就是兴高采烈、思维火花迸发,有些人一讨论就六神无主。每个人思维的风格、学习的偏好,真的是不一样的。我们是否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呢?这些年来,我们在这个方面进行了一点探索。
在联系性学习中,更多的是指向“联结”二字。例如,学一个知识点,不能就这个知识点论这个知识点,而是要把这个知识点放入一个整体中,如果这个知识点是一棵树木,那这个整体就是一片森林。我们要告诉孩子,咱们学习的是这片森林里的这棵树木。先见森林再见树木。
体验性学习,就是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包括在教中学、在做中学、在研中学、在行中学、在创中学等等,时间关系,不展开了。
过什么样的生活就是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在学校营造一个氛围,提供一片土壤,孩子想学什么,想成长为什么,就让他过怎样的生活。
到底什么是理想的校园生活呢?我们遵循这样一个理念,这是古老的中华文化智慧——致中和。我们能否想方设法地让学校达成致中和的状态?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每人每事都是各就其位,都能得到很好的生长,这是多好的状态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我们能否抓住“本”,我们能否遵循“道”,我们要努力在学校达到持中、致和、达美的状态。
达到中和的状态,要把握根本,要遵循规律。如何实现?整体的观念、和平衡的智慧是关键。
首先,整体的观念。我一直和老师们探讨,做任何事情都要从这四个角度去思考。第一,是否考虑了个体的全面性,我们一学期的计划、一学年的计划、一周的活动是否考虑了让每个个体都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二,是否考虑了群体的多样性,孩子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特色而把学生都变成一样的,尤其是义务教育,入学方式是划片的,进来的孩子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第三,是否考虑了生态的共生性,学校是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还是有明显差别的,与家庭教育也是有差别的,我们要在校园中通过集体的效应,激发相应的共生效应。第四,是否考虑了系统的开放性。
其次,平衡的智慧。在学校,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平衡。教与学的关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教是为了学。要明白什么是手段,什么是目的。第二,学是需要教的。不能把教的作用舍弃掉。第三,教在学的需要时。在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时出现。我们需要处理好很多细微的平衡,比如有与无的平衡,作业是多还是少,尤其在“双减”的背景下,这个平衡一定要把握好;要把握好长与短的平衡,我们到底是扬长还是避短;要把握好进与出的平衡,很多知识进入大脑,目的是为了出,因此我们在思考进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让它将来如何更好的出来,同时进入大脑也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就像排兵布阵一样分层分类。要把握好分与合的平衡,我们现在倡导综合性改革,但也要注意不能丢失了“分”价值。
孩子的时间更多的是在校内,我们把握平衡的方法就是要把孩子带出校外,想方设法增强社会实践的内容。建立蓝天下的学校,建立大地上的课堂。例如,我们组织开展“中华文化寻根之旅”“自然大课堂” “博物馆课程” “戈壁行走100公里”等一系列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在体验、探索的过程中,将志、趣、毅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达到和的状态、美的状态。要使学校有一种家的温馨感,这里不仅是一个小家,是一个大家,不仅是大家,我们要建立“大家天下”的观念,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成长,真正成长为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中小学校长论坛
夏青峰:校长能做些什么?——学校,应该成为我们热爱与享受的地方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特别推荐 收藏共读|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下)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新教育实验通识与实践五十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
摒弃浮躁功利,回归教育规律——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